中国起源(浅析中国国家的起源,华夏5000年文化,真的让人钦佩!)

更新时间:2023-04-23 10:18:22 所在栏目: 生活常识点击量:

浅析中国国家的起源,华夏5000年文化,真的让人钦佩!


引言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他单独列出了一个章节讲述法律与气候性质之间的关系,将地理环境设立为对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发挥绝对性作用的因素。孟德斯鸠个人认为,包含气候在内的地理因素会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感情和气质,从而间接的影响了法律和社会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因此,历史环境能够对政策制度与文化产生影响,确实是毋庸置疑的。

一、中国进入长期的国家形成的初级阶段——黄帝时期

我们以中华人民为例,可以发现整个人类文明和中国的起源之间是有这基本的相似特征的。但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我们也因此发展出了与其他文明不同的独特色彩。中国位于东亚大陆的西南部,中华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也就是东亚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距今一万年前的中华文明,在东亚大陆南北文化地带的周边诞生了黍粟农业与稻作农业。通过发展和延续,他们逐渐成为中原的农业社会,而在农业社会的北缘地带也渐渐诞生了畜牧型农业社会,农业社会也因此发展成游牧社会,又因为当时周边还存在着旧石器以来的狩猎采集族群,所以这就是当时存在于东亚大陆的三种基本生活形态。

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华夏先人形成了相对的比较稳定的三个部落,分别是华夏联盟、东夷联盟和苗蛮联盟。

他们的首领即便在今天谈论起来也依然是大名鼎鼎的。在这其中发生过的经典传奇故事有——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或者黄帝与蚩尤的统一战争等等,都是曾经在我们小时候睡前故事里出现过的。

黄帝在这一时代通过自身的勇猛和充满的战略头脑,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并且获得了对辽阔疆域的统治权。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大基本要素就是疆土和人民,也就是说在黄帝战争胜利的基础之上逐渐扩大和形成了中国的疆域。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也将这段传奇历史定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或者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中国的史诗时代。

《史记》中的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依靠自己的雄才大略取得战争胜利,开疆拓土的光辉事迹。其实那个时候的神农氏后代的权威、力量已经大不如前了,加上其他诸侯的攻占和掠夺的野心勃勃,尽管战争不断发起,残害了无辜的百姓,但是神农氏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制裁他们。就在这个时候民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英雄——轩辕氏。他精心钻研学习武术与练兵强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去征讨那些不愿意进行朝贡的诸侯们,以此安定社会,维护百姓的利益。正是因为他的毅力和保护社会的决心,加上轩辕氏聪慧的才智和过人的勇猛,在一次次战争的胜利中大名远扬,使得各诸侯得以归从。

传说中东夷的蚩尤在各个诸侯中是最残暴粗鲁的,在这世间几乎没人能打败他,就算是炎帝也不是他的对手。听闻此事的轩辕氏便修行德业训练猛兽,并且调动诸侯的军队在涿鹿之野与之作战,双方各显神通召唤神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轩辕氏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之下,战胜了蚩尤。也正因为如此,轩辕氏取代了神农氏,成为了天下的共主。

黄帝部落在一次次大战中不断取得胜利并且迅速丰富和发展了自身实力,积极地在军事上实行对外扩张——也就是向长江流域发展。由于战争与生产的种种需要,部落联盟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公共职能以及相关的人员与机构,这也就是往后职官的前身。

二、国家形成的过渡时期——虞舜时期

虞舜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上古社会时期,舜——就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

我们可以根据《尚书》、《史记》等有关历史典籍,查阅出虞舜一生做过的事迹和社会贡献。在《中庸》这本书中记载了孔子的语录,他说:“舜,其大知也与!”,赞叹舜的是一位非常大智慧的人,虞舜在为人处世与治国理政这两方面,都是以德为先导,以和谐为依归,他的一生追求“三和”——和合、和平、和谐。其中的和谐之道内涵也十分丰富,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舜!真不愧就是舜啊!

在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当时大一统的主流思想体系。《尧典》一书中把原本属于“族邦联盟”内的尧、舜、禹、共工、四岳、皋陶、伯益、夔、后稷、商契等不同族属的邦君,按照一个朝廷里负责不同任务事项来分类为各种官职,清晰明白的体现了这一种前卫的大一统思想观念。

在黄帝发展到虞舜的时期,随着等级阶级的不断变动,公共管理职能也因此开始逐渐地被完善,部落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在发展中也不断更新和填补,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员管理机构。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形成的管理机构与人员组成是后世官僚制度体系的前身。

随着历史的发展,舜成为了部落的首领。部落管理机构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公共管理制度也因此能得到加强。根据史料记载我们还可以大概了解到,当时设立了司空、后稷、司徒、士、共工、秩宗、典乐、纳言、州牧等各种主要负责不同任务事项的职官,这些部落管理机构,不仅一方面要整顿指挥部落的武装力量,进行对外征战以此扩张统治,另一方面还要管理内部成员,确保内部秩序正常进行,并且有权对出现错误的人员作出惩罚与处置。

由于原先任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分布的任务职责没有明确的标准和事项分工,所以舜就将大禹命为官职司空,主要治理水土;弃则为田畴,掌管着农业事项;命契担任司徒官职,令他推行教化;而皋陶则任“士”,执掌着刑法;垂担任“共工”一职,掌管着百工;命益、伯夷、夔、龙

担任“虞”、“秩宗”、乐官“纳言”等,分别掌管着山林、各项礼仪、音乐和教育以及负责发布命令,收集各方意见。不仅如此,舜还规定政绩需要三年考察一次,以考察三次的最终结果决定官职的提升或者罢免。

通过这样的整顿整风改革之后,国家、社会开始变的百业兴旺,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的制度和新的面貌。上述的这些人也都建立了辉煌的业绩和对社会产生了巨大贡献,当然在这之中,大禹为社会做的贡献最大,他全心全意治理水患,作为表率带领大家凿山通泽,勤勤恳恳的疏导河流治服洪水,使得天下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不再受水灾的困扰。这就是经典的传奇故事——“大禹治水”。

三、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诞生——“绝地天通”

这一历史阶段的部落首领开发出了新型的统治手段——“绝地天通”,意思就是把祭祀鬼神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把自己的统治地位用神权的神秘色彩伪装起来。

传说在颛顼帝之前的华夏时期处于神人不分的境地,百姓们的生产生活始终笼罩在对鬼神的祭祀之中,社会正常秩序严重失衡。面对这个时期的混乱局面,颛顼帝决定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他首先在官职的命名方法上进行变动,不再运用以各族图腾来表示官职的方法,而是以不同官员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来进行官职命名,也就是——“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其次,他还将司天、司地分开设置成两项不同的职位事务,设置专人管理社会秩序,另外也有专人负责祭祀事项,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却各司其职。根据史料记载我们还可以了解到,颛顼帝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这就是著名的“绝地天通”。

氏族民主制这一社会制度在五帝时代这一社会制度依然存在着,所以这一时期还不是典型的国家形态,但是我们可以将它认为是黎明前的昼夜,等待这一时刻过去,我们就将迎来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曙光世界——也就是夏王朝的建立,从这时候开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在轩辕黄帝的晚年时期,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当时的九黎过于信奉巫教之事,导致过度崇尚鬼神之事而废弃了人事,一切事情结论都依靠占卜之事来判断,导致百姓之中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也不再那么诚敬地祭祀上天,整日迷信于鬼神之说,渐渐地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

颛顼帝发现世人逐渐进入一种偏执的迷信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决定实施方法改革宗教,他一边亲自净心诚恳地祭祀天地祖宗,以身作则,为千千万万百姓做出榜样。一边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还任命了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用这种仁和的方式劝导百姓应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去鼓励人们开垦田地。这次改革也包括禁止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痴迷活动,也因此得以让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在社会婚嫁制度这一方面,也有一个关于颛顼帝的传说。那时候的男女之间没有“男女有别”这一说法,长幼无序、群婚群居是绝大数人的选择,可这使的秽病丛生,出生人口大量死亡或者新生小孩先天残疾等。于是,颛顼帝制定了婚姻制度,主张男婚女嫁,而且坚决禁止亲戚之间联姻;还特意规定了社会的伦理纲常,强调“妇女避男于路”,使得人口生产力得到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家庭一词也是在这里诞生了的。阶级因此而分化,形成了国家,人类文明在这一时期的推动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至此,中国作为国家出现的所有因素已经全面具备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终于要诞生了。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持国家社会制度体系的正常运转,贡赋制度在夏朝时就已经设立了,这一制度要求各地方诸侯、方伯向天子定期缴纳以铜和玉为主要内容的贡品,甚至对一般的百姓平民也开始征收田地的供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财政制度正处于比较完备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但仅仅就此而言,夏代的国家制度确实已经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了。

结语:中国作为国家形成的历史是漫长的。在五帝时代,中国国家开始形成,主要表现为黄帝在对外战争的胜利中巩固中央统治权,并且拥有了辽阔的疆土与民众百姓的支持;而部落内部的基本公共职能制度的确立,表现为首领主张“绝地天通”;当时的氏族民主制度依然存在着。夏代时国家建立其表现为世袭制变为家天下;划分“九州”;“公共权力”的完备以及贡赋制度的实施。而中国国家形成的特点是——在经济、文字相对滞后的状况下,中国国家已经产生,在这之中维护并改造血缘组织服务于国家,也是中国起源的特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