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争(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东林党”:鼓动崇祯搞裁员,向百姓伸手)

更新时间:2023-04-05 18:37:59 所在栏目: 生活常识点击量:

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东林党”:鼓动崇祯搞裁员,向百姓伸手

要问你最喜欢的朝代是哪个朝代?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大明王朝的身影,大明王朝注重气节,宣扬汉文化,是真正意义上农民起义建立的国家。

大明王朝不和亲,不投降,真正实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是可惜的是,这个强大的王朝在百年之后还是走向了穷途末路。1644年,李自成攻入了明朝的都城北京,崇祯皇帝无奈在煤山自缢。

大明王朝为何会走到最后那一步?一直是众人热议的话题,部分学者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国家遭遇了小冰河时期,导致农作物减产,瘟疫盛行,他们觉得明实亡于天灾。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明实亡于崇祯的无能,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崇祯皇帝听信东林党的谗言,在朝中搞裁员,扰乱了民心,导致了后期的溃败。

那崇祯皇帝究竟在明朝末年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东林党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崇祯

阉党掌权局势乱

要提起东林党的崛起,就必须来聊一聊明朝末年实力最强的党派,阉党。明朝初年,明太祖为了防止宦官干政,曾下达过铁令,严禁宦官参与前朝事务。

但是明朝后代皇帝却没有将先祖的话放在心上,不论是明英宗还是明武宗,都做出过宠信宦官,构陷忠良之事。

到了明熹宗的时候,阉党可谓走向了顶峰,明熹宗是一个不爱江山,不爱美人,偏偏爱木材的皇帝,他整日沉迷于木匠活,无心关心政事,将朝中大事全部交给了东厂总督太监魏忠贤的手中。

魏忠贤得到了皇帝的信赖之后,步步高升,发展出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他在朝中网罗亲信,构害忠良,结党营私,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明熹宗

魏忠贤势力鼎盛时期,民间甚至还出现了地方官员争着为他立生祠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荒唐之极,这段荒唐的岁月就被后人称之为“阉党专政”。

阉党专政时期,魏忠贤在朝中可谓是做到了只手遮天,朝中几乎没有人敢与他正面抗衡,唯有东林党敢与之博弈一二。

魏忠贤

东林崛起引纷争

东林党是明朝万历年间发展起来的党派,万历二十六年,皇帝立储之事在朝中掀起了一阵风云,万历皇帝一直想立郑贵妃的儿子做太子,但是让郑贵妃的儿子做皇太子不合乎礼仪,所以大臣们一直没有同意。

就在皇帝为此事头疼不已的时候,浙江籍首辅沈一贯站了出来力挺万历,由于反对这件事的臣子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他并没有在这次立储风云中尝到甜头,自此之后,沈一贯便产生了结党的想法,他将身边的门生结合起来创立了浙党,激化了朝臣的矛盾,为东林党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了东林书院,并聚集了大批文人士大夫在东林书院讲学,这些文人齐聚一堂之时,难免会议论朝政,久而久之,书院当中便出现了一些小帮派。

后来这些小帮派为了对抗在朝中声望颇高的浙党,联合了起来,东林党就这样问世了。

万历皇帝

朝中当时还出现了“讲学之余,往往讽意朝政,裁量人物,朝士募其风,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记者亦多”的现象。

东林党一开始只在江南一带活动,后来随着加入东林党的官员越来越多,其势力蔓延到了全国各地,从东林党的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党派的出现十分偶然,人员十分混杂。

东林书院最开始不过是一个官员文人聚集的舆论中心地罢了,后来他们在同僚的主持下,发展成为了一个学术团体,并慢慢形成了一个政治派别。

虽然说东林党被称之为党派,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党,东林党既没有固定的章程,也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严格的组织形式。

所以东林党内的人员变动也尤为频繁,东林党的学子原本就是因为讲学和抨击时事而聚集在一起的,所以东林党人非常喜欢结党,喜欢挑起党争。

东林书院

东林党曾经在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重大案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在这些案件的审查过程中,打击异己,将朝堂弄得一片混乱。

东林党人士号称“清流”,他们在朝中有着极高的声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天下的舆论,东林党反对空幻虚无,反对空谈,注重实学,他们认为做人不能够大谈阔论。

而应当有自身想法和实际行动,他们提倡求真务实,提倡实学实用,反对繁琐的礼节和形式主义。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东林党所提出的这些思想观念都是有很强的进步性的,但是他们却以进步之名,害惨了大明王朝。

东林党

东林党人一向以清流自许,自然是不屑于与阉党同流合污的,因此两党斗争尤为激烈。

魏忠贤等人当年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就遭到过东林党人士的弹劾,东林党人网罗魏忠贤的罪证,罗列了多条大罪呈报给了天启皇帝,差点害死了魏忠贤。

就在天启皇帝预备严惩魏忠贤的时候,魏忠贤心生一计,巧用苦肉计躲过了这一劫。

后来魏忠贤得势,东林党便成为了刀俎上的鱼肉,魏忠贤不仅把凭空捏造的罪名安到东林党人的身上,将东林党六君子下狱。

天启皇帝

而且还诛杀了大量无辜之人,在魏忠贤的打压下,曾经不可一世的东林党遭遇了灭顶之灾,再也没能恢复元气,东林党和阉党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天启皇帝驾崩之后,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兄弟崇祯皇帝,崇祯对阉党专政的行为早就恨之入骨了,所以他上位之后大力启用东林党的人打压阉党,并协助东林党清扫了阉党的势力。

按理来说,东林党协助皇帝诛杀奸佞之人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东林党却在后期的辅政过程中矫枉过正,鼓动崇祯搞裁员,导致了明朝最后的灭亡。

官员

矫枉过正终覆灭

阉党和东林党究竟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古往今来,人们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阉党在执政的过程中确实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实事。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正值国家战乱之时,辽东一带连年打仗,要想守住辽东的土地,就必须要筹集军费,魏忠贤面对这样的局面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没有向老百姓伸手。

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江南一带,加收了江南的矿税和工商税,并给予了当地商人许多政策福利。

在魏忠贤的促进下,江南一带的工商业迅速发展,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势头,南方商人们口袋充裕之后,也为国家税收提供了不少钱财。

阉党

阉党从富人手中拿钱的思路其实是非常正确的,但可惜他的这一政策动了东林党的奶酪,东林党的大部分成员都出身于江南富庶之地,他们所代表的是江南大官僚地主阶层的利益。

魏忠贤征收工商税的行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阉党下台之后,东林党便迅速启奏皇帝,改掉了这一政策。

那不让江南一带的富庶人家出钱,又让谁出钱筹集军费呢?

东林党将目光放在了普通百姓的身上,东林党人士向崇祯皇帝建议,加重百姓的农业税,以此来填补财务亏空,崇祯皇帝对东林党人非常信任。

魏忠贤

所以他当即便同意了这一政令,后来东林党人仍不满意,又向崇祯进言,说要通过裁员的方式剔除那些尸位素餐之人,让许多“公务员”丢掉了饭碗,这其中就包括在驿站工作的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原本是一个安安分分的农村人,他家庭条件非常拮据,在很小的时候便进入了寺庙当和尚,他长大之后去到了驿站工作,后来崇祯皇帝听信东林党的话,实行裁员,李自成恰巧在这个时候办错了差事。

因此被裁,失业回家,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并成为了推翻大明王朝的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雕像

通过推敲,我们会发现其实东林党才是那颗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东林党人为了清扫阉党的残余势力,可谓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们不仅打击阉党爪牙,而且还推翻了许多原本有利于国家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不久后,李自成羽翼丰满,席卷而来,打到了北京城下,在这大厦将倾之时,东林党人依旧在内耗,在商议救国良策的时候打击其他大臣。

彼时,崇祯皇帝为了满足前线军需,曾提出过向东林党人士借钱,按理来说,东林党改变了税收方式,减免了江南一带的工商税,应当是非常富庶的,可是当他们听说皇帝要借钱,却装起了穷,犹犹豫豫的不肯出钱。

李自成雕像

从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件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东林党人性的罪恶,他们整日将仁义道德挂在嘴上,推崇实学。

但是却没有真正做出对朝廷有益的事情,他们确实是道义的捍卫者,但并不是救国救民的务实改革家,他们空谈正义,空有口号,但治国无能,缺乏政治远见。

从表面上看,东林党打击阉党,改革税制,是在为国着想,但从现实来看,他们的这些行为却害了大明王朝,也害了崇祯皇帝,实在是可悲可叹。


参考资料

揭秘:明末清初党争中东林党人落败的原因

谁搞亡了明朝?东林党.中国经济网

明朝灭亡的惨痛原因,明朝遗民说得最深刻

湃客:北京大学出版社

智夫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过天星"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