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保险经纪公司排名(保险315!2022年险企投诉最全排名榜:从总公司到分支机构)
保险315!2022年险企投诉最全排名榜:从总公司到分支机构
“保险315”
①看看2022年
险企投诉的汇总数据
从总公司到分支机构
②再看看监管
提示的那些风险
隔离险、增额寿、车辆统筹
温馨提示
买了个人养老金,记得退税哈
1
2022年最全险企投诉数据
总公司和各地分支机构“全汇总”
1. 银保监会:出台多项制度指导消保工作,并开通投诉转办服务!
今日,是全国315消费者权益日,“13精”也借此机会,跟大家聊聊保险业消费者权益的那些事儿!
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都较此前有较大变化,期间也会引发新的消费者纠纷问题。
比如,增额终身寿险热火背后的宣传误导问题,防疫险的理赔问题等,详见后文。
因此,监管一直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先后出台5个文件,明确险企的主体责任,建立消保考核制度等。
2022年,更是再次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
同时,下发《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保护消费者“八大权利”,包括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财产安全权、等。
详见《不得“驻点销售”!不得事后“重新核保”!》
而且,为从更好的规范保险销售行为,从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加强消费者保护工作,去年,银保监会还拟定《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详见《保险销售“大规范”:不得自行编发宣传信息、离职后不得继续服务、不得炒停售,监管拟新规、行协定框架!》
近日,银保监会消保局副局长向巴泽西,在谈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重点工作时,表示这一办法有望于今年出台。
2. 2022年前三季度:险企投诉情况汇总!
目前,监管机构还开通消费投诉转办服务渠道,方便投诉人反映与险企间的消费纠纷。
详见《银保监会连发三文:投诉+举报+信访,全方位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银保监会对于接收并转送险企的投诉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披露。
据悉,去年全系统共接听消费者来电249万通,处理消费者投诉51万件。
目前,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险企投诉数据,截至到2022年三季度,“13精”做了汇总表如上图所示。
限于篇幅的关系,上图只放了亿元保费投诉量的数据,由于不同险企的业务有差异,单独看一个指标并不全面。
因此,大家需要综合万张保单投诉量等数据去看险企间的差异,相关数据在“13精”小程序,治理数据模块可以随时查看。
不过,这只是从总公司层面去一家险企的投诉情况,而保险业的很多业务都是属地化管理的,大多销售和服务也是在当地完成。
所以,具体到36个省市地区,各家险企的服务情况如何,可能更值得当地的消费者关注。
2
险企分支机构投诉“全汇总”
仍有多地监管局未披露
1. 寿险公司:各地险企的投诉情况!
2. 财险公司:各地险企的投诉情况!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险企总公司层面汇总的投诉数据,和各地区间的投诉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3. 各地披露规则不统一,近20个监管局尚未披露投诉数据!
此外,截至目前,仅有部分地方监管局披露了全年或者下半年、4个季度的投诉情况。
但是,按照《消费者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要求,监管机构是要定期将转送险企的投诉数据,对外披露并进行通报。
而且,从监管披露的口径和频次看,大多不统一,有的仅披露投诉排名前十的公司,有的仅披露投诉总量。
上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发布,将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而且,将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并划入央行和证监会的部分消费者保护职责!
详见《银保监会将成为历史!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因此,后续随着金融业消保工作的统一监管,相关工作有望更加系统完善。
3
监管提示消费者关注风险
隔离险、增额终身寿、车辆统筹等
1. 银保监会:不定期发布风险提示,以案说险,不厌其烦地开展宣传教育...
虽然,目前监管开通了投诉渠道并定期公布相关数据,且要求险企将消保考核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但是,这些还是事后督导的方式。
除此以外,监管还通过不定期的发布风险提示、用案例说险等方式,以期更早的将一些可能导致消费者纠纷的问题进行广泛宣导。
这一点,就是体现了行业对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大家还记得去年年末理财产品破净值的时候,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就有提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宣扬“保本高收益”“低风险高收益”肯定都是金融诈骗。
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地开展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时刻警惕高息诱惑,避免上当受骗,以理性投资收获合理回报,增加更多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2. 隔离险和防疫险的理赔难背后,需要险企清楚解释“二保”~
如前文所说,去年保险业有两个影响面比较的消费者纠纷问题,分别是增额终身寿险和防疫险等。
其中,防疫险是去年年底防控措施放开,很多人阳了之后发现理赔困难,对险企颇有微词...
这件事儿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有的是险企在宣传时对有些理赔条件的概念描述模糊,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一些需要提供的理赔材料不能接受。
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本可能还是源于,消费者在购买前对“二保”了解的不清晰,即“不保什么”和“保什么”。
同样的问题,早在隔离险的时候就有出现过,上海监管局还专门下发消费提示,详见上图。
此外,地方监管局还下发过关于重疾险产品中途退保有损失,车辆变更使用性质无法获得理赔等风险提示。
3. 监管划增额终身寿“三大红线”,要求不合规产品及时下架...
至于,增额终身寿险热火背后,导致的噱头营销等问题。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也是多次对相关产品问题进行通报,其中,提到一些公司销售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存在保障程度低、长险短做、变相理财等风险。
为帮助消费者厘清增额终身寿险的相关概念,精算师协会也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大家警惕增额终身寿险误导宣传。
其中,就提到“增额终身寿险复利3.5%”是一些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但这里的3.5%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
而且,为更好的从源头保护消费者权益,去年年底,银保监会还划定增额终身寿“三大红线”。
同时,要求不符合的产品立即下架,详见《停售!43家险企,约145款产品:增额终身寿险,仅2月就有60余款集中下架...》。
对于这些增额终身寿险的误导宣传、车辆统筹不是保险业务的风险提示,银保监会和各地监管局也都有下发过,详见上图。
4
温馨提示
买了个人养老金,记得退税!
所以,消费者还是要擦亮眼睛看清楚,识别清一些围绕保险相关的不可轻信的虚假宣传,或者欺骗等问题。
前文中总结的近年来监管重点提及的风险,大家一定要好好收藏,在平日里避免因为这些问题“上当受骗”。
切记,不要被“免费”诱惑,也不要盲目被“高收益”吸引,一切还是要以保险合同为主。
最后,温馨提示一下,现在个税的年度汇算清缴已经开始。
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在部分城市试行,凡是已经在个人养老金账户转过钱的大家,一定记得去银行取得相关凭证,再去个税app进行抵扣哈~
具体的抵扣金额,如上图所示。
目前,保险公司已经有25款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去年很多产品从结算利率看,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详见《个人养老金“满月”,首份成绩单:结算利率全超4%,最高5.7%!》。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正式实施!“个人养老金”落地36城,已有险企签首单,一文看懂怎么买?含哪些产品?如何选?》这篇文章,提前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