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起源(华夏文明是怎样来的,它的文化来历与历史进程又是怎样 您知道嘛)
#历史开讲#华夏民族先是在黄河流域诞生。华夏民族也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华夏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盘龙城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等等古老文明。
我们也称中国为华夏、夏、诸夏,或又称华或诸华等等。我们中国人也经常对外国人说我们是华夏人。
而华夏一词在《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华的解释是为荣,而夏的解释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是指中间的、中州或中土等说法,因为中国上古时代分四夷(即东夷、南蛮、西戎、北帝),把居住在中原的汉族祖先称之为华夏族。所以华夏是古代中国中原地区以及后面融合的东夷地区各部族的联合称谓,也是“诸华”和“诸夏”各部落的合称。
华夏族是一个逐步融合并且不断扩大的民族。在公元前4000年,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陕西中部地区)都居住着夏族,也就是姬姓的黄帝一族,在晋南关中(也就是陕西中部地区的南边)一带居住着华族,这是炎帝的姜姓一族,他们都源于原始农耕氏族的少典氏,在淮河以南和汉江流域居住着蚩尤的先人。也就是南蛮一族。
在公元前2700年,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经常发生摩擦,到最后导致两大部落爆发了阪泉之战,坂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后来两个部落结为联盟,一起攻占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也由此产生。
炎黄两部族融合之后最初居住在陕西一带,之后两大部落逐渐东迁。黄帝族顺北洛水南下,又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发展,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族部落。
而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形成较多炎帝族部落。他们在东进过程中,和东夷部落联盟不断融合,且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后来炎黄部落向南延伸之时,遭遇了苗蛮部落,两大部族打了一场神话战争——逐鹿之战,在涿鹿之战中炎黄部落战胜了蚩尤的苗蛮部落之后,苗蛮部落不得已向南方收缩退却。
而到了虞、夏、商、周时期,国家统一,天下制度逐渐完善,官方有标准的文字和官话。而苗蛮部落战败到南方之后,后面和炎黄部落经过千年不断的融合,到了春秋时期时,苗蛮部落和炎黄部落已基本同化了,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之后,中国至此进入中央集权制帝国模式。就融合的更加多。
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华夏族人口分布仍集中在黄河、淮河流域。西晋末年时期,五胡乱华,华夏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西晋到隋朝的建立这一段期间,华夏族又进入中亚和云南。
同时在西汉时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诞生了:汉族。汉代的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以及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从华夏起源与形成的各支来源看,华夏分别与“四夷”各族都有共同的渊源关系;对“四夷”而言,又都有一部分分化出来,融合于华夏之中。同时,融合与分化都不是单向的,华夏也分别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不断有人迁徙到边疆,与当地各族融合,成为边疆各族的一部分。
这种互相吸收与融合,使中国各民族的构成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先秦时期已表现得相当明显,并对后世中国民族史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虽然华夏族在汉朝以后又称汉人,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却并没有消失,而是延续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在汉朝之时许多人以华夏人自居。而到了明朝之时又以汉人与华夏人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汉族往海外移民时也自称为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也渐渐由当初单指汉族扩展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少数民族,成了全体“华人”的代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