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是谁干的(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01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面对亘古未有的大一统江山,秦始皇建立了全新的制度。
为了体现宏伟的功业,他以“皇帝”取代“秦王”,自称“始皇帝”,并且废除谥法,不允许后人评论皇帝,后世子孙以二世、三世为皇帝称号。
秦始皇让所有官员都穿黑色衣服,城墙上悬挂黑色旗帜,物品规格以“六”为标准——六寸冠、六尺道路、六匹马拉车。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需要和旧时代切割。
其他人没有如此宏大的气魄,他们觉得某些旧时代的东西有必要保留。丞相王绾说:“燕、齐、楚国太远了,不如分封藩王吧。”王绾的建议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因为秦国实在太特别了,一点儿都不符合成功学的标准,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到底能不能成功,他们心里也没底。
秦始皇的本意是不分封,但是大臣的意见如此统一,自己总不能亲自下场和官员对骂吧,就让大臣讨论一下。大臣们纷纷称赞王绾,只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廷尉李斯。
李斯说:“周朝倒是分封子弟,可是血脉关系疏远后照样打仗,也没什么用。如今好不容易统一,要不就算了吧。”
秦始皇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他马上站出来说:“李斯说得对,我们不要分封。”一锤定音。
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似乎只是君臣之间的一次开会讨论。实际上,这件事透露出一个问题:很多大臣不认同以法家为主导的新制度,反而认同旧时代的旧制度。换句话说,他们并不认同秦始皇的变革。
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严重,秦始皇和李斯已经摆平了。可平静的湖面之下依然暗流汹涌,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秦帝国也因此而分裂。其实后面的很多事情,都与此有关。
02
公元前213年,暗流涌现。秦始皇在咸阳宫大摆宴席,请朝廷大臣吃饭。大家吃好喝好,玩得很开心。仆射周青臣称赞道:“秦国当年又穷又弱,还是陛下厉害,带领我们打败关东诸侯,才有了富强的秦国,为陛下庆贺。”
秦始皇仰天长笑,脸上的皱纹掩饰不住内心的得意。博士淳于越却出来唱反调:“当年的周朝有诸侯国作为帮手,陛下的儿子却是匹夫,如果有大臣谋反,该怎么办呢?”
还是开国时的议题,大家都没有忘记,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谋求表达自己的主张。那么,秦始皇对这个议题是什么心理呢?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没有实封的说法,而是力求大权集中于朝廷,充分调动资源来兼并诸侯。这是一种法家思潮,有存在的基础和必要。秦始皇就是朝廷集权的支持者,他想把这套模式运用到天下,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帝国。
新帝国不仅统一土地,也统一了文字、度量衡、道路,让天下的文化、贸易、交流都没有任何障碍。软件和硬件都得到统一,才叫大一统。而且没有诸侯国的存在,连百年后的潜在隐患都消除了。
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人不理解?秦始皇想不通。那时他已经47岁了,在那个年代属于快要正常死亡的年龄,眼看时间不多了,自己毕生理想却依然不能实现。如果把收尾工程交给下一代,他们能行吗?秦始皇不由得有些焦虑。他想在有生之年让理想落地,再不济也得打好基础,让下一代沿着他的道路前进。如果重新回到旧时代的老路上,他认为自己就是历史罪人。
秦始皇的格局很大,他已经看清了时代的走向。他知道以后是大一统的时代,过去的分封已经落伍。在地广人稀的周朝,诸侯国可以安分几百年,可人口繁盛的秦帝国,他们又能安分几年?
更何况,希望分封的人有私心。他们要求分封只是借口,是用来撕开法家大一统铁幕的借口,其真实目的是通过分封制引入儒家,重新改造秦帝国。而经过改造的秦帝国,只会是周朝的翻版。什么变法、耕战、统一……全部都将成为镜花水月,春秋战国的一切探索,都将变得毫无意义,秦国战士的鲜血也白流了。
所以分封事小,背后的图谋甚大。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或许淳于越、王绾根本没有这种心思,他们只是觉得新物种太陌生,想遵循历史惯性而已。可秦始皇推断出日后的变化,他绝不允许有人开历史倒车。那就趁自己的身体还可以,用最后的时间做最后的搏斗吧。
03
和秦始皇一起战斗的依然是李斯。那时,他已经成为丞相。他站出来反驳淳于越:“陛下创建大业不是你们能理解的,再说三皇五帝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根本没有可比性。时移世异,什么年代做什么事。
“如今的学者都喜欢厚古薄今,让老百姓无所适从,一定要禁止,不能让他们妄议朝政。
“除了《秦记》,其他诸侯国的史书都烧掉,不是专门的学者,也绝不允许私藏诗书,只留下医学和种地、植树的技术类书籍。”
秦始皇说:“照办。”这就是焚书事件。
皇帝和丞相亲自下场,进行了一场文化清理运动,他们希望在文化领域也能实现大一统。
他们只留下秦国史书,其他的诸子百家和诗书,只能在咸阳图书馆存一套,民间好好生产就行。站在秦始皇和李斯的立场,可以理解。
如果不消除人们心中分裂的种子,大一统始终流于表面,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帝国就将重新面临分裂的危险。而学者妄议朝政,则会消解朝廷的声音。民间百姓的文化水平不高,不可能看清时代的转折点,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一旦学者用利益煽风点火,百姓很可能就会站在朝廷的对立面。
为了朝廷大计,他们只能让学者闭嘴。不仅不允许乱说话,连书都不能看,这样一来就彻底消除了文化界的不安定因素,等下一代人成长起来,帝国的新制度就落地了。
如果百姓想学习法令,也要以吏为师。他们学习法令之后,可以帮助官府治理地方,也可以成为干部队伍的后备军,大大扩充帝国的执政基础。
这些就是秦始皇和李斯的想法。
当然,天下的书也不是都烧了。所有经典书籍都在咸阳有备份,只是随着项羽焚烧咸阳,那些书籍也全部付之一炬。“大火三月不熄”,飘荡着一股竹简味儿。
04
在帝制国家中,有一个特点是家国一体,朕即天下,天下即朕。
由于权力集中于皇帝,导致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帝国产生影响,不论歌颂或者批评,凡是涉及皇帝,就会涉及全国。
周朝不是这样的。周朝是分封制,诸侯国之下又有拥有城池的士大夫。如果百姓不满意,只会反对士大夫,根本不会找国君的麻烦。士大夫有意见,才会向国君申诉。这样的层级管理,让周天子高高坐在王座上,既不用管天下事,天下也没人理他。“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有的麻烦,都在士大夫的层级消化。
可秦帝国不一样。所有的官员都是秦始皇派出去的,那么闯祸之后,当然是秦始皇来扛。
如果秦始皇做错事情,接受批评的也是他。但皇帝不能被批评。由于大权在握,皇帝就是国家的形象代言人,如果皇帝受到批评,岂不是国家也有问题?
家国一体,需要皇帝成为圣人。秦始皇是圣人,也是人。他希望能够长生不死,于是就让术士炼仙丹、找仙药,为此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可找了很多年,依然没有找到。
这件事本来就不可信,术士只是编故事向秦始皇骗取财富和地位,眼看谎言要被戳破,有两个术士就跑了。他们在逃跑之前还吐槽:“始皇帝太过分了,大权独揽不给别人机会,这样的人怎么配长生呢?”这就属于不但骗秦始皇的钱,还骂秦始皇是傻子。
事情传到秦始皇的耳中,他顿时感觉自己被人羞辱了。他说了一句话:“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这句话才是秦始皇的心声,你仔细品。他心疼的不是钱,而是被术士诽谤,让自己的名声受损。皇帝无德,那秦帝国算什么?时间久了,人心就会动摇。
于是,秦始皇派人审核咸阳的“诸生”,包括术士、学者、学生等,最后查出诽谤过皇帝的有460多人。为了惩戒后世,他们被坑杀于咸阳。所谓的“坑儒”不是坑杀儒生,而是诽谤秦始皇的人,其内核则是家国一体的帝制禁脔,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维护大一统的手段。
05
秦始皇怎么都不会想到,寄予厚望的长子扶苏,居然也是另一条路线的人。本来希望下一代能够坚定地走下去,等到成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成为主流,也就没有人会怀念战国诸侯的年代。可接班人被和平演变了。扶苏说:“诸生都是孔子的门徒,陛下却严惩,天下人怎么会安心呢?”
扶苏不知道老父亲要干什么,于是他被派往上郡,做蒙恬的监军。从此以后,扶苏就不再是帝国的接班人,而是失去宠爱的皇子。
新的接班人在两年后出现。那年,50岁的秦始皇出巡,丞相李斯陪同,少子胡亥也想出去见见世面,秦始皇答应了。
既然可以跟随在父亲身边,可能平时也颇受宠爱,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秦始皇面前撒娇。
胡亥希望跟着父亲见见世面,或许秦始皇也在刻意培养胡亥。他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宠爱胡亥?因为胡亥的学历和专业。胡亥是跟随赵高学习狱法的,相当于法律专业中的监狱法,属于秦国最根正苗红的专业。
一般来说,学生不会违反本专业的知识。即便别人再怎么吐槽,那也是自己的“亲娘”,只能自己骂,不能别人说。而且胡亥是年轻人,具备可塑性。他还没有成熟定性的世界观,也没有被分封的旧思想污染,秦始皇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或许在他心中,胡亥才是合适的接班人。
最终秦始皇死在沙丘,再也没回到咸阳。李斯和赵高替他写下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死蒙恬和扶苏。这里又有一个疑问:官场沉浮多年的李斯是老油条,怎么可能被资历尚浅的赵高欺骗呢?答案只能是,李斯也看中了胡亥。
李斯和秦始皇都希望法律专业出身的胡亥能坚守法家,把大一统的宏大事业进行到底。但他们都不会想到,年轻的胡亥居然不成器。
世事如此诡异。秦始皇希望大一统要坚持,法家不能输,胡亥要成器,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李斯心心念念的功成名就,也没有圆满的结局,一把鬼头刀斩断了他的所有幻想,只能看着黄狗和故乡逐渐远去。
赵高想要的权势滔天,却输给了子婴的伪装。子婴多么渴望重振江山,却不得不亲眼看着刘邦兵临城下。他只能带着玉玺素服跪迎,宣告江山易主。
这真是一场活脱脱的悲剧。
(摘自《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温伯陵/著 台海出版社/出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