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算不算中国人(匈奴也是炎黄子孙)
提起匈奴,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剽悍和野蛮。在西汉时期,匈奴生活在北方和西部的广大地区,地盘比西汉还要大很多。匈奴人的风俗习惯和中原地区有很大不同,然而匈奴与汉人却有共同的祖先,便是黄帝。
不仅是匈奴,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很多也都是炎黄子孙。最早记载匈奴是黄帝后裔的是史记。司马迁在匈奴列传中说,匈奴人祖先叫淳维是夏后氏的后代。夏朝创立者是大禹,大禹的爷爷是颛顼,而颛顼的爷爷便是黄帝。在夏朝覆灭以后,夏王的后代有的逃到边远地区,和当地人融合,形成大小不一的部落,过起了游牧生活。当时呢个部落名字也不同,比如犬戎、山戎、鬼戎、北狄等等。班固在汉书中认可这个说法,其他史集如山海经的也说犬戎与夏人同族,皆出于黄帝。
直到现在史学界依然沿袭司马迁的观点。司马迁被公认为治学严谨,他认定匈奴是夏氏后裔应该是有根据的,所以汉匈之间的战争性质上属于内战。这是司马迁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汉书记载,西周时期,由于国力强盛,周边少数民族臣服于周王朝,没有什么大的矛盾,民间通婚现象非常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中原混战,匈奴趁机发展壮大了,他们开始侵扰中原地区,有时也参与中原战争。待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派将军蒙恬率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攻占了黄河以南地区,并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的侵扰。当时匈奴部落之间尚不统一,力量分散,不是秦朝对手。后来匈奴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叫冒顿(mòdú)。
冒顿是头曼单于的太子,有勇有谋。头曼单于却宠爱小儿子,想废掉冒顿,改立小儿子为太子。但是冒顿小心谨慎,没有过错,找不到理由废他。于是头曼单于想到了一个阴招。他派冒顿到月氏(zhī)国做人质,随后发兵攻打月氏国,想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但是冒顿早有防备,他偷了一匹宝马,历经艰险跑回匈奴。头曼单于也很吃惊,这才知道这个儿子居然如此有本领,便给了他1万骑兵让其统领,冒顿手中有兵,便开始了精心训练部队,他要把这1万骑兵训练成只听他一个人命令的队伍。冒顿制作了一种响箭下命令说:"我的响箭射向哪儿,你们就跟着射违反命令者斩首”。
冒顿率军队外出打猎,响箭射出万箭跟进,有不跟着射的立刻杀掉。有一次,冒顿突然用箭射向自己心爱的宝马。有些人犹豫了,没有跟着射,冒顿将他们全部斩首,又有一次冒顿把响箭射向自己的妻子。有人害怕不敢射,冒顿还是毫不留情的杀掉他们。不久冒顿把响箭射向父亲的宝马,手下人全部跟着射出,没有人再犹豫。冒顿知道他的训练成功了,部队可以为他所用。后来他随父亲外出打猎,冷不丁将响箭射向父亲,顿时万箭齐发,将头曼单于设成了大刺猬。
冒顿又把后母、弟弟及不听话的大臣全部杀掉,自己做了单于。单于在匈奴语中是广大的意思,相当于皇帝。冒顿当上单于后,他雄心勃勃想统一草原,但它并不显露。当时有一个叫东胡的部族十分强盛。东胡听说冒顿杀父自立很吃惊,便派使者前去试探所要匈奴的宝马。大臣们都不同意,可冒顿却说,哎!和人家做邻居怎能吝啬一匹马呢?他很爽快,将宝马送过去。
但是不久以后,东胡又向匈奴索要阏氏。阏氏是默读的妻子,这个要求显然太过分,而且十分的无理。大臣们怒气冲冲,纷纷要求出兵讨伐东胡,可冒顿却非常平静:“哼!作为邻国,怎可吝惜一个女人?于是他将自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
东胡王由此以为默读胆小怯弱,放松了戒备。在匈奴和东胡之间有一大片荒地,无人居住。东湖派使者对默读说:“那几片荒地,你们到不了那儿,我们想占据它”。冒顿询问大臣们的意见。有的大臣说:“那是荒废的土地,用处不大,那就给他们吧”。可不料冒顿这次大怒:“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可随便送人”?冒顿下令将提议送地的大臣杀掉,立刻调集军队攻打东胡。
冒顿跨上战马,号令部队后退者斩。将士们忍耐已久,群情激奋,东湖又没有防备,结果大获全胜,俘虏了大批民众,掠夺了大量财产,宝马和阏氏也都回归了匈奴。冒顿得到东胡的土地和财产,实力越发强大,开始对外扩张,向西击败月氏,占领大片土地,向北征服屈射、丁零等国,向南有吞并楼烦和白羊、河南王收复了秦朝夺取的土地。冒顿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势力扩大到西部地区,拥有精锐骑兵30多万,这是匈奴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这个时候正是秦末大乱和楚汉战争时期,中原人无暇顾及匈奴,也不了解匈奴情况。刘邦当上皇帝后,将韩王信迁到代地建都马邑。冒顿率兵围攻马邑,韩王信抵不过,投降了匈奴。而后匈奴继续向南进军,攻击太原,来到晋阳城下。刘邦闻讯大怒,亲率32万大军北晋抗击匈奴。冒顿见汉军到来,又使出示弱计谋假装不敌,步步后退,将刘邦引到平城白登山上。可接下来一声号令,伏兵四起将刘邦团团围住。
刘邦在山上四下一看,为山的匈奴兵有30多万,而且全部都是骑兵,其中北边黑压压一片都是黑马,南边红彤彤一片是红马,西边雪白一片是白马,东边青一片是青色的马匹尔。西汉建国之初因连年征战,经济凋零。刘邦想找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拉车都费劲,这实力悬殊太大了。
刘邦看到匈奴实力如此强大,心中大惊,这才知道匈奴的厉害。所以白登山脱险后,刘邦再也不敢和匈奴交战。他采取了和亲政策,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并送上大批财物。冒顿单于至此更加骄横。后来刘邦去世后,冒顿单于派使者给吕后送了封信:“我是个孤独的君主,听说你死了丈夫也是独孤无車,单独居住,我们俩都不快乐。希望我们俩能以各自所有交换到各自所没有的,这是赤裸裸的调戏和侮辱啊”,吕后何等人物,当然是勃然大怒,马上要发兵去打,将军赶紧劝阻说高低英雄一世,尚且不能取胜,我们现在没有力量和匈奴交战。
吕后想了想,事实的确如此,只好咽下这口恶气。吕后给默读回了一封信:“我现在老了,头发稀疏,牙齿脱落,走路都不稳,我这个样子,不值得单于降低身份侮辱自己,我有两辆御车,八匹马赠送给您”。吕后态度恭谦,言语卑微,实在不像他的行事风格。冒顿收到吕后的书信后,又回了说:“不懂中原,礼节表示道歉,于是汉匈继续和亲。
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呢,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依旧采取的是与匈奴和亲的政策,经常给匈奴送大批的财物和美女,以换取暂时和平。在这个时期,冒顿单于终于死了,他儿子继位后是老上单于,老上单于死后在儿子继位,称为军臣单于。
匈奴依旧强盛,不断袭扰边界,有时还大举入侵内地,汉朝不得不出兵防御。就这样,打打和和,持续了几十年。匈奴不断侵扰汉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掠夺财物。匈奴是游牧民族,除了畜产品之外,很少生产其他东西。而汉朝有绸缎,粮食、铁器、食盐等物资都是匈奴急需的。因此汉匈之间的矛盾,说到底这是一个经济问题,这个问题按道理应该采取贸易的方式解决。可惜当时的人们没有那么高的境界,社会也没有发展到那样的文明程度,所以只有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矛盾。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富民强,汉武帝放弃了核心政策,改用武力征讨。经过40多年的战争,击败匈奴,将他们赶到遥远的漠北,这样也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
此后的匈奴内部又发生几次分裂,力量减弱,但和汉朝之间的战争依然是断断续续。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力量更加虚弱,而且分裂成南北两部。其中南匈奴依附了汉朝,后来被逐步汉化,其后裔生活在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江苏还有福建等地。至于北匈奴,被东汉军队攻破,20多万人降汉,几十万人融入到鲜卑、蒙古和契丹等民族里,还有一部分便是西逃出境。中国古籍当中在便没有记载。如此强盛一时的匈奴民族开始慢慢的在历史长河当中消失。
至于说西逃出境的那些匈奴人到底去了哪儿,中国史书没有记载,外国人却是有研究的。1975年,法国学者德奎尼出版了匈奴通史说,北匈奴后代进入欧洲,他们在马上行进如飞,横扫欧洲大地,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被称为上帝之边。但很可惜,他们只知道在马上打天下,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很快消亡。这个说法很快在欧洲流行,认为匈人就是匈奴人,现在的匈牙利人被认为是匈奴的后裔。
1900年,德国学者夏特用中西方史料相互印证,绘制出匈奴西迁欧洲的路线图。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当年入侵欧洲的匈人是另外一只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匈人和匈奴人是两码事儿,在宗教仪式、风俗习惯、政治结构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均有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凶人和匈奴人究竟是不是同一民族呢?近年来使用DNA等先进的检测手段依旧没有定论。看来这个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汉武帝放弃和亲政策。改用武力讨伐匈奴,这事从马邑之战开始。马邑之战并没有打响,但却标志着和亲政策的破裂,因而在汉匈战争中具备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下一集呢,我们就讲一讲马邑之战和亲破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