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本义已失,为何却既读“shuài”又读“lǜ”

更新时间:2024-04-04 15:49:09 所在栏目: 生活常识点击量:

率,原本已失,为何却既读“shuài”又读“lǜ”

甲骨文、金文、小篆“率”字

“率”,是个很故意思的汉字——义项很多,读音也不少,最常用的就有两个——“shuài”和“lǜ”。

“率土”,是“国境”;“率先”,是“领头”;“率性”,是“依循天性”;“率意”,是“专心”或“随意”,等等。

以上用法,如今都读作“shuài”。

“率更”,是掌管“漏刻”的“官职”,汉代即设,唐欧阳询曾任“太子率更令”;“圆周率”,是指“圆周”之“算法”,凡盘算皆可称“率”;既又引申为“规格”“标准”,《礼记》《汉书》多有此用法。

这些用法,如今仍读作“lǜ”。

同为一个汉字,读音何以不同云云大呢?

“率”,《说文》曰:“捕鸟畢(毕)也。象丝网,上下其杆柄也。”

段玉裁《注》云:“‘畢’者,田网也(畢字原本),以是捕鸟,亦名‘率’。按:此篆原本不可。”

他说,“率”字“捕鸟网”这个原本,人们厥后不必了。

瑞典有一个出名的汉笔墨学家叫高本汉,他有一部很出名的《华文典》。其在“率”字目下也专门讲到:“《说文》说此字义为捕鸟的网,但无书证。假如《说文》不误,则此字为‘网’的象形”。他说,其他义项,就都是“假借”了。

汉字训诂,“书证”很紧张。抑大概慎搜集到了证据而未能传播下去,也未可知,《说文》中有错误,但他治学之严谨是负有盛名的。

许慎无缘见到甲骨文,甲骨卜辞中已有“率”字,的确似“网”之象形。

但是,甲骨文中“率”字,业已是“跟随”和“带领”之义了。

可知,“率”是个“丧失”了造字“初心”的字。

殷商之时,“率”,已作为“部首”造字,如“?”,即“依照”“跟随”之义。

厥后的金文、小篆中,又有以“率”为部首所造的字,如“彳亍”正中加一个“率”字,这个字如今打不出来了,见上图,是“将帅”之“帅”的原字;如“膟”,在《礼记·郊特牲》中,指“肠间的脂肪”,等等。

段玉裁说,外表这些字,在先秦文籍中,大多用“率”字,如“将帅”不写为“将+彳亍正中一个率”,而写为“将率”;依照、跟随之“?”,亦写为“率”。

“帅”的原本是头上戴的“佩巾”,先秦时,也多假借为“将帅”和“?”。久而久之,“将帅”成了安稳词汇,原字反而难寻,“帅”好像“率”一样也“原本不可”了。

前人何以云云?

第一,叫“同音假借”。

第二,叫“誊写从简”。

“同音假借”,是从殷商开头就有的“誊写简化”传统。

那么,“率”古音怎样读?

段玉裁的《六书音韵表》将“率”归入第十六部,“帅”,亦在此部。

唐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考据了《周易》《尚书》《周礼》《左传》等十四部先秦文献,其云:“率,音律。”

段玉裁以《诗经》为例,说,“莅”“率”同韵。

“蟋蟀”的“蟀”,当为魏晋之后才有的字。汉字前,“蟀”写为“上帅下虫”,读为“lǜ”,《说文》中收录了这个字。

汉语汉字中,有一个紧张的组词和韵律的纪律,叫“双声叠韵”。“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反;“叠韵”,则指“韵母”相反或相近。

“蟋蟀”古时读为“xī lǜ”,亦切合“叠韵”纪律,与“莅”“率”在《诗经》中押韵同理。

“率”字读音的厘革,应该“小变”开头于隋唐之前,“大变”产生于唐宋之后。

《集韵》《韵会》《正韵》等注“率”字,为“力遂切,音‘类’”。这就是如今所发的“lèi”这个读音了。

同时,声母也产生了厘革。

《集韵》《韵会》《正韵》等又将“率”的某些用法,注为“所律切”“朔律切”,声母由“l”变成了“s”或“sh”。

金代韩道昭所著《五音集韵》中,将“率”注为“所滑切,音刷”。

这就与今天的读音“shuài”,十分之接近了。

元至明清,唐宋开头的“古白话”大普及,也是汉语汉字读音的基本定型时期,这从“北边曲艺十三辙”便可看出,只管几大系方言仍然存在且仍很具生命力。

“率”之既读“shuài”又读“lǜ”,就是如此经数千年一连提高而来的——此中既有传承,又有演化,另有商定俗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